您所在位置:
新聞詳情9月25日下午,太平洋建設2022年沖刺全年任務目標管理專項會議在太原順利召開,嚴昊主席出席會議作戰略指導和工作部署。太平洋建設總部高管、顧問委員會成員,各平臺、下屬集團管理負責人攜團隊參加會議。會議由太平洋建設CEO劉安琦主持。
在觀看太忻項目宣傳片《再戰再捷·大幕拉開》后,嚴昊表示,項目管理其實并不復雜,總結起來,離不開“責任”二字。是否管出了效率、管出了效益,歸根結底還是責任心有無的問題。實踐證明,同樣都是項目建設,同樣都面臨著征地拆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,太忻團隊僅用了四個月時間,就完成了如此大規模、大體量的工作任務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、口碑和影響力,這與太忻團隊每位成員滿滿的責任心是分不開的。
管理負責人應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?針對這一問題,嚴昊提出了兩點要求:一是管好賬,二是管好人。他指出,管理的算賬和經營的算賬不一樣,前者是用合理的成本賺取合理的效益,所有的目標都要用效益去衡量。管理負責人只有建立起宏觀的戰略思維,明確各項目所處階段和整體運營水平,才能把握局勢,實現較為精準的成本控制。
一流的項目經理會始終為集團生產保駕護航,“管好人”就是重視項目經理的需求,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和支持,進一步激發團隊工作激情。接下來,集團將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建設,進一步鞏固、放大和優化項目經理的權力,讓優秀的項目經理公開、透明地獲得高收入、高回報,從而激勵更多的能人以追求效益作為行動基礎,不斷放開手腳去干、去“搶”,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。各平臺、集團管理負責人要不斷加強各專業條線管理的統籌協調,扎實推進項目經理責任制,讓更多能人搶著到一線上去,助力打造更多有速度、有質量、有口碑的民心工程。
在觀看文化宣傳片《搶》后,嚴昊坦言,管理一把手并不好當,他們每天在項目現場面臨的,除了問題還是問題。能否守好自己的“一畝三分地”,就取決于管理一把手在遇到問題時,是選擇做好規劃,主動、有序地去解決,還是渾渾噩噩地混日子,等到矛盾都暴露出來后才被動處理。好的口碑從來不是靠嘴說出來,而是用體制和底線倒逼,實實在在地做出來。集團給予個人和團隊包容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,今后將不再給予“交學費”的機會,對腐敗“零容忍”的同時,還要對個人的躺平“零容忍”。
劉安琦認為,在基建行業整體監管力度越來越大,商業模式越來越復雜,競爭態勢越來越激烈的今天,管理負責人要學會將財務數據、財務語言轉化為管理數據和管理語言,才能避免出現管理超前或滯后,真正實現對癥下藥。他要求,各平臺、集團接下來要圍繞全年既定目標,對自家重點項目進行梳理,并集中資源傾斜。同時不斷加強商務合約管理,提高自身創新改革內驅力,切實轉變管理心態,進一步推動內部管理專業化、精細化。
他希望全體家人接下來落實六個“全面沖刺”:北方的項目建設,在冬歇期間發起全面沖刺;南方的項目建設,在黃金期期間發起全面沖刺;項目落地后,向新一輪開工發起全面沖刺;項目收尾后,向確保成功驗收發起全面沖刺;項目完工后,向完成審計目標任務發起全面沖刺;要在2022最后不到100天的日子里發起全面沖刺,以拼搏的態勢,實現200天的成果業績!
嚴昊總結,項目管理的核心在于“快”,進度一快,效益自然不會差。接下來,要求各平臺、集團管理負責人進一步梳理自家項目,發現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,避免“胡子眉毛一把抓”。針對前期通報的“五個不力”項目,需在短時間內有效調配人、財、物,盡快扭轉局面。希望家人們對自己負責、對團隊負責,通過不斷簡化管理流程,降低管理內耗,向管理要效益,向生產要效率,向創新要效果,持續提升落地訂單轉化率,為集團在2022年創造更大佳績出力添彩。(文/圖 太平洋建設文品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