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
新聞詳情11月1日,太平洋建設2024年四季度經營管理會議在江蘇南京召開,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嚴昊出席會議并作戰略指導和工作部署。總部核心高管、各平臺董事局主席攜核心高管及子集團董事長參加會議。會議由太平洋建設CEO劉安琦主持。會議播放企業文化片《搶》。
嚴昊坦言,2024開年以來,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,我們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精準判斷,積極搶抓地方重大項目建設等利好機遇,確保了經營訂單的連續性和增長性。盡管仍有進步空間,但在今年建筑行業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,我們還能穩住發展的基本盤,足以證明,只要專注當下、走好腳下的路,把好事做得更好、麻煩事也做得盡善盡美,自然水到渠成。
文化自信、制度自信、道路自信,只有堅持這三大核心戰略,并相得益彰,才有可能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,為太平洋建設實現可持續、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嚴昊強調,延續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丟了市場不僅僅是丟了我們有機會爭取到的項目,更是置企業的口碑于不顧。特別是我們的重點市場,一把手責任心不足導致的任何疏忽,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。
于經營而言,除了堅持還是堅持,絕不能打不贏就跑、打一槍換個地方,賺錢就一轟而上、不賺錢立馬就跑。要以市場為導向,先看市場、再看項目,致力于以專業和擔當為合作政府提供最優方案和服務。
總部經營服務中心近期將著手梳理各平臺市場延續情況,重點市場要重點督辦。我們將嚴格按照年初簽訂的目標責任狀兌現獎懲,用數據說話,用結果說話。
嚴昊強調,高質量發展首先是拿下高質量訂單,沒有開源哪來節流。杜絕盲目僥幸心理,沒有如果,只有結果和后果。長時間拿不下訂單、開拓不了市場,就是能力不行,嚴氏家族不為躺平者埋單。一定要摒棄為了項目而搶項目、為了訂單而搶訂單這種急功近利的思維。在任何情況下,都絕不能 為了訂單而盲目妥協、讓步,甚至犧牲企業的合理利益、長遠利益。
經營和管理必須高度融合,切忌用管理的思維要求經營工作,一切圍繞如何獲得高質量效益齊頭并進展開工作,正如我們的企業文化所講:相互補臺,才能好戲連臺!
嚴昊指出,很多時候,問題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缺失,而在于對制度的執行不力。如果連一把手都無法以身作則,又怎能期望團隊能夠緊隨其后。老大難的事情,就得老大上,才能體現一把手的責任和擔當。
浪潮來襲時,沒有人能獨善其身。每個人既要充分發揮做事的主觀能動性,更要始終對法律法規、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葆有敬畏之心,將個人命運與企業命運緊密相連,才能更好地汲取奮進的力量,與企業共同進步、相互成就。
嚴昊指出,經營、管理、監督、資本,是高質量發展的“四駕馬車”。對企業而言,資本的目的在于優化運營結構,加速資金周轉,提升綜合效益,撬動企業的發展動能。下一步,總部將對各平臺資本工作加強監管,緊盯資金及成本費用管控,致力為重大項目投資運行保駕護航,實現企業綜合效益最大化。
集團將繼續貫徹落實“剎五風”工作,充分發揮監事會常態化監督作用,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管理氛圍。同時,常態化懲治“五個不力”,以季度考核、評比等形式,夯實底線思維,激發實干活力,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。
嚴昊指出,一個人的思維高度,往往決定了他所能達到的高度。遇到問題,僅僅滿足于跟著慣例走、跟著別人學,就永遠無法走向優秀乃至卓越。
做事既要有韌勁,還要講方法,關鍵在于用主動性思維解決問題。從同一條起跑線出發,在最后五十米沖刺中爆發出強大能量的,往往都是那些善于創造,真正有辦法讓別人跟著你走的人。
剩者為勝的時代已經到來,奮斗者才有公平,不能干多干少一個樣。投機取巧、偷懶耍滑的人多了,最終將沒有“蛋糕”可分。人是企業最大的管理成本,只有打造一支高效能團隊,輕裝上陣,讓能人和精英帶領大家一起跑,才能共同把蛋糕做大、把蛋糕分好,真正實現共同富裕。
嚴昊總結,在當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下,每個人都承受著由不確定性帶來的巨大壓力。然而,我們雖無法預知未來,卻應該相對清晰地認識自己,并預判自己的能力邊界。若因一時的挫折就喪失信心,也不去向優秀看齊,只會自亂陣腳,距離目標越來越遠。
2025年是太平洋建設成立三十周年,距離2024年結束只有兩個月,希望全體家人以一顆陽光的心,知難不難,主動加壓,朝著全年目標任務踔厲奮發。
拿下高質量訂單,實施高質量管理,實現高質量資金回收,獲得高質量效益,贏得高質量口碑,交出令地方政府和人民滿意的答卷,就是向企業三十周年的最好獻禮!(文/圖 太平洋建設文品中心)